一是聚焦务实创新,精准破解服务难题。牵头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联盟,有效整合农机手320名、农机具554台,创新推出“闲时预约-忙时竞价”农机共享模式,显著提升农忙时节设备利用率至80%,农机对接时效提升50%。推行“农户点单-村社报单-社企派单”新模式,构建“五统一”(统一采购、配送、价格、标识、服务)农资经营服务体系,助农节约农资投入成本15%以上。
二是突出精打细算,着力提升服务效益。建立“田间办公室”,干部每月驻点服务不少于10天,蹲点推广水稻生产新技术,实现亩均人力成本节约200余元,累计解决生产实际问题37件。高效盘活闲置资产房屋1.38万平方米,改造建成7个区域性农服务中心,服务面积达35.6万亩次。
三是强化严规明纪,全面树立服务新风。印发《社有企业目标任务考核办法》,将“公务接待”“调研方式”等4项作风指标纳入考核体系,设置22项量化指标与绩效直接挂钩。建立“重点工作倒计时推进”机制,对农业社会化服务、废弃农膜回收等任务实行“旬调度、月通报”,约谈相关责任人5人次,有效推动整体工作进度提速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