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切实管好用好社有资产,提升为农服务能力,长寿区供销社聚焦“清查建账、盘活增效、风险防控”三大环节,全面加强社有资产监督管理。
一、全面清查建账,夯实资产管理基础
一是系统清查摸家底。今年5月启动新一轮全系统、全口径社有资产清查工作,覆盖基层社、社属企业及机关名下土地、房产、设备等各类资产。重点核查权属、状态、价值,确保“颗粒归仓”。二是动态建账强管理。 依托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社有资产建档立卡信息系统,建立并动态更新电子化资产台账。目前,已完成52处房产、46宗土地、18台(套)主要设备的信息录入,定期更新资产状态,账实、账卡、账账相符率显著提升。三是攻坚克难解遗留。针对历史遗留问题,成立专班,系统梳理、分类施策、妥善化解,为资产后续规范管理或处置扫清障碍。
二、创新盘活路径,提升资产运营效益
一是分类盘活提效能。 对城区核心地段2处商业门市进行业态升级,引入实力商家,平均租金提升15%。收回4处经营不善的基层社资产,引进优质涉农市场主体,保障资产收益不断档。 对5处低效老旧资产进行安全改造后,以“短平快”项目出租,盘活利用率提升20%。二是市场运作增活力。探索引入具有资金实力、管理经验和市场资源的战略投资者参与社有资产运营。联合重庆壹稻农业股份合作社联合社经营云台镇社会化服务基地,育秧6.5万盘,预计烘干1800吨,总产值超100万元,实现效益倍增。三是服务主业强支撑。 优先将盘活资产整合用于服务供销主责主业,划拨近2000m2房屋建设区域性为农服务中心4个,有效支撑了农资供应、农产品上行、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核心业务。
三、 严控风险隐患,筑牢资产安全防线
一是完善制度促规范。 修订完善《社有资产监督管理实施办法》《社有资产对外投资管理办法》等,从制度上规范资产管理,提升运营效益。二是强化监管保安全。推行标准化租赁合同,明确租金递增、保证金、违约责任等条款,新签合同规范率达100%。 建立租金收缴预警机制,定期统计报告资产租赁整体情况。落实资产安全巡查制度,每半年全覆盖检查1次。三是健全体系明权责。构建党委会决策、理事会产权代表、社资委会授权管理、资产管理公司运营、出资企业经营的“五权分离”监管体系,明确各方职责,实现社有资产全生命周期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