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综合改革注入活力。一是争取支持顶层设计。以县政府的名义出台多份正式文件,将供销工作纳入本县乡村振兴考核内容及全县全面深化改革大局统筹谋划、协调推进。二是组织体系全面覆盖。新建基层供销社26个,实现涉农乡镇全覆盖,新建村级综合服务社142个,完成4个区域性为农服务中心建设。三是服务平台规范发展。农民合作社服务中心拓展代账、信息咨询、税务办理等业务,累计签约服务涉农经营主体达300余家,其中为120余个村集体经济提供代账业务,该中心建设走在全市前列。四是试点先行。承接全市农民合作社信用评价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与农商行紧密合作,在“村村旺·农服通”平台采集用户信息722个,建档评级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722户,五年来累计为全县农业经营主体推送提供各类金融贷款2.35亿元。
二、为农服务有效拓展。一是企业引领壮大队伍。组织成立巫山县特力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整合全县资源,围绕我县特色产业组建社会化服务队伍,共11支300余人。二是开展培训提升能力。五年来邀请农业专家对供销系统合作经济组织开展业务能力提升培训10余次,参训人员800余人。系统内相关企业组织开展统防统治、大田肥水管理、修枝整形等农业技术培训20余次,参训人员1000余人。三是搭建平台完善网络。以供销基层组织为载体,新建农资连锁店150余个、庄稼医院24个、测土配肥站2个。四是拓展范围开展服务。围绕全县农业产业组织开展大田除草、测土配方、农资配送、果树修枝整形等服务,2023年全系统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达到26万亩次,带动农业生产资料供应1.5万吨。五是回收农膜整治环境。自2018年实施废旧农膜回收工作以来,共完成废旧农膜回收1768.38吨,肥料包装物138.12吨,新建废弃农膜回收网点260个、分拣中心1个。2023年废弃农膜回收在全市生态环境报表中取得A档。
三、畅通渠道助力销售。一是打造品牌提升价值。通过在高速、轻轨、公交站台及主城小区等地制作各类广告,以及每年组织参加各地的品牌推荐会等方式提升巫山脆李、巫山恋橙品牌效应。2019年成功邀请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相关领导和中国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会长参加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巫山脆李品牌发布会。二是组建队伍助推销售。以脆李、柑橘经销企业和行业协会为龙头,基层供销社为载体,培育壮大了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野狼车队、县外经销企业4大销售主体,组建农产品销售队伍400余人。三是互通渠道形成合力。每年组织农产品生产大户、专业合作社代表、农副产品经纪人召开产销对接会以及农副产品“车郎”贩运代表座谈会,统筹协调并组织全县脆李线下销售工作。四是开辟市场扩大销路。由县社相关领导带队相继开辟重庆、成都、武汉、西安、银川、广东、长沙、福建等多个一线城市的脆李、柑橘市场,与近100个市场主体达成合作关系。逐步建立起了成渝、湖北、珠三角、长三角以及京豫五条脆李线下销售万吨线路。近五年供销系统共销售巫山脆李26万余吨、柑橘11万余吨,统揽全县的脆李、柑橘线下销售工作。五是积极融入“邮运通”试点工作。与邮政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乡村两级供销基层组织与邮政深度合作,积极参与“邮运通”启动仪式,将曲尺供销社打造成供销—邮政合作示范点,逐步推动供销—邮政乡镇网点与村级综合服务社进行融合赋能,整合共享基础设施、运力、装备、人力等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