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县供销社多举措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人才支撑
供销合作社是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党和政府“三农”工作的重要载体。当前,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生深刻变化,适度规模经营迫切要求发展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和多层次、多样化、便利实惠的生活服务。新时期的供销合作社就是以围绕农民生产生活而建立的合作组织。把供销合作社系统打造成为与农民联结更紧密、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市场化运行更高效的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切实在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是我们长期的奋斗目标。但基层社恢复重建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经营主体人才缺乏的牵绊和制约。
一、 当前供销组织现状
丰都县供销合作社按《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中发〔2015〕11号)精神,在全县恢复了基层供销社30个,绝大部分乡镇购置了经营阵地,发展农村综合服务社119个。基层社按发展业态分为四大类:一是以保合、兴龙、三元、许明寺、栗子等以农业社会化服务类基层社,主要为水稻、油菜、柑桔等主要农业产业提供社会化服务,为农户提供耕、种、防、收等全产业链社会化服务,今年开展粮油类耕防收三个环节社会化服务2.5万亩;二是以龙河、社坛、龙孔为代表的农资供应和农技服务类基层社,农资供应配送市场份额达到50%;三是以名山街道、三建为代表的日用品、农副产品、电商直播等生活服务类基层社,名山街道供销社已发展线下门店160余家,线上销售日均300单;四是太平、都督、暨龙等为代表的高山文旅融合型基层社,他们以文旅融合和高山特色农产品销售为服务事项开展工作。
2022年7月22日,经重庆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通过《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办法》,自2022年9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四条明确由市、区县(自治县)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和发展的综合指导、扶持、服务工作。专业合作社培育和发展事务制定由农业农村委具体负责。但我们仍然在产业培育、产品购销、农资供应等方面与专业合作社保持紧密联系并相互支持。
二、当前人才支撑的主要问题
一是当前基层社负责人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能力不强。基层社负责人普遍都只有初中文化,他们在农业生产和农业服务是一把好手,但面对新技术、新业态和新发展无所适从。二是农村难以留住人才,特别是供销社不易留住人才。本县的农业产业特色不明显,“小、杂、散”无法聚焦起特色龙头产业,产业培育期长,见效慢,劳务经济带来的人口人才流失冲击力大,大多数人才不愿意死守农业产业外出务工挣钱。三是基层社在当地社会影响力不够,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因为是才恢复组建,原有的资源都被分散占用,没得政策和资源的加持,口号叫的再响都是徒劳。四是政府对基层社人才重视力度不够,部分乡镇政府对基层供销社不了解、不重视、不支持。
三、强化人才支撑的建议
(一)拓宽基层社负责人选任渠道。一是鼓励村“两委”负责人到基层社任职,十直、兴义、湛普、树人等基层社负责人由村干部兼任,通过村社干部带头引领,有效的推动了基层社与农业产业的融合发展;二是基层社和新农人融合发展,把农村能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产业大户等实用人才吸引到基层社中来,真正把供销社成为当地新农人、产业大户、能人组成的产业共同体。暨龙、兴龙、武平等10余个乡镇的新农人协会、新农人会客厅与基层社联合建设,基层社发展与乡村振兴建设相得益彰,各类新型农业人才得到有效引导聚集。
(二)深入推进综合改革,为基层社赋能。一是积极发展生产合作、供销合作、消费合作、信用合作,加快办成以农民为主体的综合性合作社。二是改造经济实力较弱的基层社,要采取政策引导、联合社帮扶、社有企业带动等多种方式,着力提升服务能力,通过服务密切与农民的联系,不断强化与农民的联合与合作。三是加快中心供销社组建,今年社主要领导积极谋划在区县设立中心供销社,把小、弱、散的基层社整合到一起,集中力量办大事,做大做强基层社经营实体,通过体系建设和服务能力来吸引人才。
(三)加大人才培训选育力度。先后组织了系统内农业技术人员到永川参加庄稼医生培训30人次;组织无人机手参加专业飞行培训15人次;组织收割机手、拖拉机手培训45人次。今年,供销系统新增拖拉机、收割机、无人机等大型农机设备68套(台),新增农机服务队伍8支。今年5月,供销系统在包鸾镇举行农机社会化服务作业现场会,机手相互学习和比拼,提供了相互交流技能的平台。今年7月,丰都县供销社抖音电商直播人才孵化基地开业,社内各类电商人才纷纷登场开播,孵化基地已累计为供销社培训电商人才30余人次。
(四)深入推进各项重点为农服务工作。一是继续深化“三社”融合贷款扶持力度,联合农商行、农业银行、邮政银行、汇丰村镇银行等单位为新型经营主体发放贷款,解决融资难题;二是继续扩大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免费代记账业务,今年累计为186家新型经营主体提供免费代记账,实现了规范财务账务和降低人力成本目的;三是组织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特色农产品展销等工作,挖掘发现农特产品,积极参加各种展销展示会,让本地农特产品插上翅膀,远销市内外。让新型经营主体放心干事、专心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