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市供销合作社召开农业防灾减灾和秋粮生产工作专题会议。会议传达了全国农业防灾减灾和秋粮生产会议精神,重点学习了胡春华副总理的讲话精神和全国供销总社梁惠玲主任的工作要求,并对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农业防灾减灾和秋粮生产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会议指出,秋粮生产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生长时间短,经历灾害多,回旋余地小,管理任务重,一旦贻误时机,损失难以弥补。据气象部门预测,下半年气候状况整体偏差,极端天气可能多发频发,区域性暴雨洪涝和干旱重于常年,农业防灾减灾任务十分艰巨。
会议强调,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要深刻认识抓好农业防灾减灾和秋粮生产的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树立防大灾、抗大灾的思想,把准备工作做得更扎实,以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确定性,应对灾害的不确定性,力争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要把秋粮生产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完善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统筹各方力量,确保人员、责任、措施到位,千方百计促进秋粮生产稳定发展,确保实现全年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会议要求,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要认真贯彻全国农业防灾减灾和秋粮生产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全国供销总社工作要求,全力以赴抓好农业防灾减灾和秋粮生产工作。一要切实做好农资供应服务。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要建立农资保供工作专班,主动担当秋粮生产农资供应的重任,充分发挥农资流通主渠道作用,结合秋季田间管理农资供应特点,加强化肥、农药、农膜等主要物资的调运和储备,及时优化货源结构,组织适销对路农资品种,力保农资供应不断档、不脱销,确保农资供应货源数量足、品种全、质量好、价格稳、服务优。各级供销合作社及农资企业要加强对农资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化的监测、预测和预警,带头稳定农资价格,切实做好应对预案,避免主要农资品种价格快速上涨、市场供应大幅波动等情况发生,以实际行动维护市场稳定。要加强农资质量监督管理,严把进货关,公开质量、价格、服务等承诺,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的打击力度,杜绝假冒伪劣农资商品流入供销合作社系统农资流通主渠道,切实保障农民利益。要创新农资经营方式,以基层社农资经营网点为依托,采取电话预约、网上销售、配送上门等形式,打通农资配送“最后一公里”,为农民和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方便快捷服务。二要深入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各级供销合作社要根据不同产业、不同环节、不同经营主体的特点,深入一线开展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统防统治、农机作业等农业社会化服务,积极参与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统防统治,为小农户和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提供农业生产全程服务,切实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要充分发挥供销系统产业主体众多的优势,畅通农业产加销环节,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的经营服务新格局。要加强与科研院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合作,集成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和现代农业装备,充分依托供销社庄稼医院,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服务,为稳定秋粮生产提供保障。农资集团要充分发挥农业社会化服务龙头作用,依托“智慧农服”平台,有效整合社有企业、基层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综合服务社等各类服务资源,不断深化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更好满足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三要全力保障受灾地区生活物资保供稳价。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要积极发挥组织体系和经营服务网络优势,指导社有企业加强与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种植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有效对接,建立稳定可靠的产销合作关系,加大重点农副产品采购力度,增加粮油蔬菜、肉禽蛋奶等生活必需品储备,全力做好日用消费品供应,确保受灾地区市场供应不抬价、不断档、不脱销,保障居民正常生活秩序。要加强对所属经营场所商户的宣传引导,严禁囤积居奇、哄抬物价。要充分发挥“村村旺”等电商平台流通优势,开展“线上下单、线下配送”服务,解决因交通不畅带来的居民外出购物不便等实际困难,切实做好生活物资供应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