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区供销社深入开展消费帮扶持续助力产业振兴
近年来,万州区供销合作社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市里和区里关于消费帮扶的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助农增收发展目标,积极组织农产品生产销售主体联合合作,全面拓宽农特产品外销渠道,着力助推全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了良好的全社会消费帮扶的新格局。截至目前,供销系统组织135家专业合作社、22家农产品销售企业上“832”平台销售产品,系统年均购买农特产品30余万元,年均销售农特产品2000余万元。
一、工作成效
(一)建立健全系统消费帮扶工作机制。成立了由社党委书记、主任任组长,党委委员、副主任任副组长,相关责任科室负责人任成员的消费帮扶工作推进专班,定期召开协调推进会,研究解决开展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统筹落实好消费帮扶相关工作。同时,制定下发了《万州区供销合作社帮扶集团和系统深入开展供销系统消费帮扶的工作方案》文件,明确了区级相关单位,供销社内设各科室、相关社有企业的责任分工,及时跟踪消费帮扶工作进展情况,督促指导推进工作。
(二)持续深化对口帮扶消费帮扶协作。不断巩固扩大与山东省济宁市、浙江省宁波市、重庆市两江新区等地的扶贫协作成果。积极对接对口协作地相关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等,参与我区农产品采购活动,并组织企业和产品参加了“长三角供销合作社名优农产品南京展销会”“消费帮扶进校园长江师范学院展会”“长三角名优农产品上海展销会”等。在浙江宁波、福建福州等地设置了万州区农特产品展示展销馆,持续扩大万州区农特产品影响力。目前,供销系统对接的对口帮扶采购万州农特产品年均达1200万元。
(三)全面动员系统干部职工参与消费帮扶。把消费帮扶纳入系统社属企业年终考核重要事项,大力倡导帮扶集团和供销系统干部职工积极参与体验消费帮扶,鼓励帮扶集团和供销系统干部职工积极购买帮扶村、帮扶农户农特产品,在单位机关设立农特产品扶贫专柜,引导贫困村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部自发购买帮扶村、帮扶贫困户的农特产品,鼓励系统单位食堂优先采购贫困村农产品,不断拓宽农特产品销售渠道。目前,帮扶集团和供销系统干部职工及食堂自发采购全区蜂蜜、柑橘、苹果梨等农特产品金额年均达30万元。
(四)加快推进实体店建设进度拓展销售渠道。坚持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模式,不断搭建线下实体店,提升线下体验。在电报路建立万州区名特优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在分水镇、五桥街道、龙沙、熊家、走马等地建立供销超市,组织专业合作社农特产品直供供销超市,切实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组织家益、永辉等连锁商超、专业合作社、农产品销售企业开展产销对接会2次,推动专业合作社直供连锁商超。
(五)大力扩大农产品线上销售规模。充分利用“互联网+”模式,不断创新线上销售方式和途径,保障区域农产品线上销售。引导推广“电商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依托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和“832”消费帮扶网等国内知名网站和商城,支持区域市场经营主体、电商企业开设扶贫专卖店和电商扶贫馆,搭建线上营销平台,不断拓宽农产品线上销售渠道。搭建“三峡供销商城”,借助“短视频”“直播推广”“社群团购”等新媒体新方式,进一步扩大了全区农特产品网络销售规模。
二、下步打算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消费帮扶供销工作专班的统筹协调作用,不断研究更新工作的新策略、新方法,持续推进消费帮扶工作开展。
(二)加强宣传推广。积极组织全区涉农、电商等企业携优质农特产品参加全国各地举办的展销会,并对接区内区外各类新闻媒体平台对全区消费帮扶农特产品实时宣传报道,扩大优质农特产品的知名度和销售量。
(三)畅通销售渠道。持续抓好“电商+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直采直购、订单农业、定向采购等模式,依托供销系统在区内区外开设的线下展馆与当地销售企业、商超等牵线搭桥,为全区农特产品销售探索开拓合作方式,扩大销售种类和销售范围。同时,加快供销系统商超建设进度,尽快实现集日常办公、网络直播、现场品鉴、一键式下单、网货包装等一站式流水线,助推全区农特产品销售,助力全区农业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