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微信 登录 | 注册 无障碍 | 关怀版

热词: 停水 停电 禁行 公交车 交通管制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乡村振兴

聚焦主责主业 深化综合改革——巴南区供销社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展现新作为

日期:2024-01-09

创新农资储备供应模式,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一是牵头制定方案,完成了《巴南区农资集采集配平台建设工作方案》起草工作。二是协助平台上线筹备。配合“耘农资”集采集配服务平台建成,于2023年7月成功上线运营,打破了农资经营传统的线下门店销售模式,实现数字化服务功能,区农资储备配送中心与负责平台运营的国有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三是完成基础建设。投资40余万元,建成位于惠民街道东永正街,集庄稼医院、化肥农药仓库、测土配肥服务、新型及生态化肥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线下集采集配分中心,面积约440,新增农资储备能力700吨。另新建农资村级流通网点3个,逐步完善“区级中心+镇街级配送站+村级配送点”的农资配送网络体系四是加强业务合作。区供销社下属农资储备配送中心依托供销社线下流通网点,设立“耘农资”集采集配分中心1个、配送站4个,展示展销农资商品,承接平台订单的线下配送工作。五是强化服务保障。开展“三到户”服务,即质量承诺到户,质量问题随时退换;科技服务到户,免费指导农户科学施肥、合理用药商品配送到户,免费配送进村入户,让农民买得放心用得安心

培育壮大服务主体,全力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2023年获中央财政资金支持供销合作社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资金114万元,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工作绩效任务1.5万亩。区供销社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通过摸底调查、项目申报、项目评审、会议审定等程序,确定了接龙、界石等6个基层供销社为服务主体,在南彭、木洞等13个镇(街)实施水稻、玉米、油菜等粮油作物三个环节的社会化服务1.5万亩。6个基层供销社强化与服务所在地村集体的联合合作,注重发挥村“两委”在组织、宣传、发动方面的作用,将有服务需求的农户组织起来,并协助开展沟通协调、政策宣传、服务监督、检查验收等工作,基层供销社按服务收益不低于3元每亩的标准支付给村集体,加强双方利益联结,助力强村富民,实现农户省心、村集体增收、服务主体发展的多赢效果。同时,区供销社加强业务指导,通过召开工作交流会、专题推进会、问题协调会、到一线调研指导等方式解决服务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推动试点工作顺利开展。目前,服务主体根据季节时令和服务对象的具体要求已基本完成1.5万亩粮油作物的社会化服务工作,将陆续开展村、镇(街)验收和委托第三方机构抽查验收工作,确保试点工作圆满完成。

强化电商品牌引领,加快“供销社+互联网”发展。2015年区供销社牵头组建全区农村电商平台公司——重庆农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公司线上有京东·巴南馆、微信商城农禾优选和农禾严选“供销耘店”等平台窗口,线下有巴南农产品体验馆、中西部(重庆)消费协作中心巴南馆、社区“供销耘店”,2023在九龙坡区双薪时代打造“供销社农特产品展示展销中心”线下店线上线下常年展销巴南农特产品500余个。二是2017年成功注册“巴之源”品牌,并确定巴南区农产品公共品牌。现已打造“巴之源”品牌豆腐乳、豆豉、腊肉、香肠、大米、茶叶等产品10余个。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工作推进中,巴南区的“巴之源”与温江区的“温江造”已签订合作协议,采取“在线商城+实体卖场”的方式推介特色农产品共同助力乡村振兴。三是在鱼胡路枢纽站农贸市场、融汇半岛壹生管农贸市场、明华龙洲农贸市场南岸区中梁百悦汇农贸市场、九龙坡区双薪时代农贸市场设立农产品展示展销网点,每日供应本地蔬菜5000余斤。四是在石龙镇大兴村建设的之源”“+N”产业基地,今年虽受情影响,但仍产出优质水稻4万斤实现销售额18万余元,解决当地农民就业20人,增加收入20余万元。五是2023年完成销售额1700万元,全系统完成消费帮扶135.336万元。农禾电商公司2021年被市农业农村委评为重庆市农业龙头企业2022年被市科技局等评为重庆市高新技术企业,2023被市经信委认定为重庆市“专精特新”企业。

推进废弃农膜回收利用,助推乡村绿色发展。一是建立工作机制,推动质效双升。印发实施方案,细化部门职责,建立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推进有力的工作新机制。累计投入资金580万元推动废弃农膜回收利用常态化开展,将废弃农膜回收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六大考核指标之一,进行季度通报,每月对各镇街废弃农膜回收利用开展不定期检查,每年检查镇街达80%以上,对收集的问题开展核查,促进问题及时改进,确保整改率达100%。二是健全网络体系,夯实工作基础。建立“公司+站+点”的三级废农膜回收体系,建成贮运中心1个,镇街回收转运站22个,村级回收网点184个,统一规范回收标志、制度及价格,实现农膜使用、回收、处置全链条闭环管理,2023年共回收废农膜239.97吨。在较规范的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开设废弃农膜回收业务,发动镇街、村级200余名公益性岗位人员参与废弃农膜捡拾回收工作,汇聚多方力量织密回收网络,促进农膜应收尽收,实现“生态+经济”双赢。三是强化宣传培训,提升全民意识。深入各镇街村社宣传50余次,大力开展废弃农膜回收利用“进社区、进校园、进机关、进院坝、进场镇、进企业”活动,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宣传手提袋4000余个,横幅悬挂100条,LED显示滚动宣传语3000余次。通过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广泛宣传《土壤污染防治法》《农用薄膜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增强了农膜使用者回收废农膜的主体责任和环保节约意识。巴南区创新废弃农膜回收利用模式的实践案例获评重庆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重庆市2023年‘无废城市’建设典型案例”。作为回收企业的鑫壮物资回收公司获评市供销总社“2023年废弃农膜回收优秀企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