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们镇有10个村参与青菜头种植,面积达5400亩,还专门建有3个百亩示范片。”永川区板桥镇农服中心主任肖必中说,年初古佛村收青菜头,铲车上货,20—40吨的大货车几乎阻断了交通,场面热火朝天,村民看在眼里,成了现在新增种植面积的动力。
“去年腌制窖池建起后,今年村民种植青菜头积极性大增,何埂供销社负责人罗世奎还在增建窖池,到时完全不愁销。”永川区洪粮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何埂镇新泉村村干部屈井杰满怀信心。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近年来,永川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区供销社积极作为,发挥供销社组织网络体系优势,推动联合合作上下贯通,以青菜头订单制农业的“三年行动计划”为着力点,从去年1万亩增加到今年3万亩,打造规模化种植、保底式销售、升值型加工产供销全链条服务体系,打通农产品产销两端,带动农业产业提档升级,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紧密对接,促进了乡村产业快速发展。
党政重视,完善农业保障体系
为推动乡村振兴,永川区委、区政府强化组织领导,重视农业订单产业化发展,永川区供销社借助青菜头种植销售,做好精准服务,推动企业与政府有效结合,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在举行的万亩青菜头订单农业推进会上,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出席会议,并强调各部门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密切配合,为订单农业的发展保驾护航。今年,政府争取到7000亩青菜头种植保险的政策。
落实政策措施。各镇政府、村委会协助组织农民进行合同签订、培训、种植、收购等,保障种植过程规范化管理;抓好统筹协调,发挥引导、协调、服务和监督作用,提供市场信息、政策法规咨询,合同纠纷处理等。
抓好宣传发动。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院坝会等方式,全面宣传动员引导农民榨菜种植,开展榨菜种植意向摸底调查、守信守约宣传教育,增强农民和企业的法治观念,规范订单协议内容等。板桥镇召开专题会,镇党委调度,明确任务、制定方案,秋菜以青菜头为主;同时将青菜头种植纳入各村年度考核加分项,凡完成种植任务则目标考核加2分,反之按比例计分,任务数60%以下不予加分。
今年,不少镇街增加种植面积,板桥镇、金龙镇今年新增数百亩、上千亩的种植大户,何埂镇新增散户种植……全区青菜头订单种植近3万亩。
部门作为,凝聚产业发展合力
永川区是重庆粮食生产主产区之一,近年来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宜机化改造,提高了耕地使用效率。但秋收之后,大批农田处于闲置状态,如何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将“冬闲田”变“增收田”,永川区供销合作社大胆探索,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与重庆供销电商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自去年起开展万亩青菜头订单种植农业试点,确定了种植方向。
针对农户“不敢种”的问题,去年永川区洪粮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何埂镇新泉村干部屈井杰带头试种70亩青菜头,取得了较好收益。永川区供销合作社积极组织基层供销社、农村综合服务社或村集体经济联合社流转冬闲田、撂荒地或花椒、果林地,建设青菜头订单种植试点示范基地,实现了从零散种植到产业化种植,村集体和小农户双增收。同时,板桥镇政府还出台示范片鼓励、年度目标考核加分等激励措施,提高了百姓种植积极性。
按照“集中采购、统一供应”的模式,永川区供销社去年协调社有资金8.5万元,免费为种植户发放种子,今年免费为种植户发放15万元种子,坚持把好“质量关”。在青菜头产业发展过程中,实行“五个统一”,即统一配种育苗、统一培训指导、统一标准管理、统一收购加工、统一销售渠道,促进青菜头产业标准化、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现代化发展。
永川区供销社社有企业入股永川添适地利生态农业合作社,并协调市、区级两级资金,建设万吨腌制窖池,对青菜头进行粗加工后交售重庆涪陵榨菜集团,既盘活闲置资产、地块,又推动农产品加工、流通、销售服务,让订单农业在永川更好地服务广大农户、服务乡村振兴,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龙头企业带动,助推产业提质增效
板桥镇种植大户黎朝春,自2016年煤矿关闭后转行农业,在板桥镇、茶山竹海街道种植水稻。今年,他利用冬闲田种植青菜头近700亩,一天150名工人栽苗,按日计薪。“为及时栽完苗子,我们派车接送工人,每天中午还管饭,有的工人还是铜梁区永嘉、新明、共和村的。目前,仅栽苗已发放工资12万余元。”黎朝春道,青菜头采收后,刚好接上春耕春播,水稻与青菜头种植两不误。
黎朝春种植的底气来自于订单。市供销合作社直属企业重庆供销电商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依托旗下的“村村旺”电商平台,通过“供销社+社有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解决了“种什么”的问题。今年,除中山路街道外,有22个镇街参与青菜头种植。
产中有服务。“村村旺”电商集团负责提供种植过程中的全套技术服务与田间管理技术指导,联合农科院、涪陵榨菜集团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育苗、移栽、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培训和实操演示,召开种植技术培训会,希望实现技术、政策、模式、信息化等方面“全程保姆式”助农服务,解决了“怎么种”的问题。同时,镇街农服中心也开展技术指导服务,板桥镇农技人员刘正良,近段时间就一直在种植现场开展技术指导。
订单制农业好处在于不愁销。“村村旺”电商集团按照“保底收购、随行就市”的原则收购,实现“以销定产”,确保企业订单回收,不仅解决了涪陵榨菜集团榨菜原料供应问题,还让农户种得安心、卖得放心,实现农企“双赢”。
洪粮合作社有固定工人6名,加上采收季节用工,共计发放工人工资7万元,人均收入近6000元。板桥镇凉风垭村王家岩村民小组,去年10余名工人就近打工,人均收入上万元。板桥镇凉风垭村王家岩村民小组组长许祖凤说,种植青菜头和花椒,他们就近可以打工增收。去年,花椒树因干旱死了一些,现在趁育花椒苗期间种青菜头,结合旋耕机打理出来的空土,现已种植200亩青菜头,几个月后就可见效。
周边区县也有加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瞄准了永川种植青菜头的良好势头。这也进一步增强了种植户的信心,青菜头产业“钱”景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