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专栏>乡村振兴

巴南区供销社持续深化综合改革 为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日期: 2022-12-30
字体:

1.“三社”融合发展促进共赢创新。一是在指导发展的“三社”融合发展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中,选择了10个产业发展好、带动能力强、产品品质好的专业合作社,培育打造为“三社”融合发展专业合作社示范亮点社。二是在南彭街道天台山村指导建立柏洋坝生态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利用村集体代管的撂荒土地实施订单种植辣椒100亩,区供销社及下属企业免费提供种苗、化肥、技术指导并保价收购,虽受旱情影响仍实现助农增收3万余元,实现了村社共建、产业融合。三是接受了市供销总社对推进“三社”融合发展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在建立考核机制、农村综合服务社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工作得到肯定。

2.社会化服务助力农业提质增效。一是开展耕地、育苗、管护、收割等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达到15.3万亩次。二是石滩供销社通过订单种植青菜头,年初在4个镇街、28个村收购青菜头550吨,实现助农增收35万元;为弥补8月干旱减产损失,又积极开展土地旋耕作业服务1500余亩、参与秋种扩种在石滩镇、麻柳嘴镇等订单种植青菜头、萝卜1600余亩。三是接龙供销社承接了接龙镇柴坝村撂荒地整治296亩,克服整治重重困难,另行投入4000多元确保了整治任务如期完成。

3.农资配送体系发挥主渠道作用。一是区供销社系统利用农资储备配送中心的优势,充分发挥农资供应的主渠道作用。每年制定《春耕保供农资储备配送工作方案》,坚持以低于市场均价5%的价格让利销售,免费配送进村入户,全力保障春耕农资供应。二是今年受国际大环境、进出口、原材料价格、疫情等诸多因素影响,化肥等农资商品价格波动频繁剧烈,区供销系统多方筹资备货,有效调剂资金215万元用于农资保供。三是免费向南彭街道天台山村柏洋坝生态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赠送化肥14吨,有效助力当地撂荒地复耕,促进农民增收。四是牵头起草了巴南区农资集采直供平台建设工作方案(初稿),配合区农委、巴洲文旅公司做好集采直供筹备工作。

4.合作经济组织健康有序发展。莲花供销社被命名为基层社示范社;指导发展农民合作社5个;已推荐报送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个,2个农民合作社获评市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重庆民之丰农业股份合作社、重庆黑黑黑农业专业合作社被评定为2022年巴南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美亨柚子种植股份合作社被评为“重庆最美绿色食品企业”,生产的“巴南接龙蜜柚”被纳入全国特质农品名录;7个农产品被认定为2021年度重庆名牌农产品;区农合会会长、安澜供销社主任黄利强被区委、区政府评为“巴南区优秀民营企业家”;区农合会常年组织农技专家深入村社举办种植、管护技术培训。

5.废弃农膜回收助推绿色发展。一是继续牵头全区废弃农膜回收利用和加厚可降解地膜的推广使用,年度回收废弃农膜235.83吨,完成市总社任务的115.12%,列全市第三位。二是连续4年开展加厚和全生物降解地膜推广,今年2月已在5个镇实施全生物降解地膜的推广示范500亩,累计推广面积1800亩。此外还成功争取在天星寺镇实施全生物降解地膜推广示范1000亩。三是组织开展多场形式多样的环保宣传活动,重庆日报、重庆卫视等多家媒体已作深度报道。

6.举全系统之力抓好疫情防控和民生保障工作。面对重庆近三年来最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区供销社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80余人组成志愿者服务队,形成了“机关干部深入一线助力防疫”、“党员干部就地转为志愿者”、“干部职工下沉企业参与保供”等工作机制。组织农禾电商公司、各镇街供销社、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各辖区商超等,对接农业基地4205亩,采购滞销蔬菜235吨,帮助农户实现收入70余万元。为疫情防控期间买菜难的市民供应“蔬菜包”共16256包,供应各类基本生活物资505吨,为全力支持防疫工作、开通滞销农产品绿色通道、保障群众生活物资供应贡献了供销力量。

2023年,巴南区供销社系统将进一步牢记为农服务根本宗旨,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为主线,以提升为农服务能力为根本,夯实为农服务基础,完善服务功能,拓展服务领域,提升供销社形象,为全面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以实际行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见效。


版权所有: 重庆市供销合作总社 主办: 重庆市供销合作总社

ICP备案: 渝ICP备17000940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 5000000112

渝公网安备: 50010502000498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