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区供销社以服务“三农”为宗旨,聚焦主责主业,着力构建为农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为农服务实力。
一、纵深推进“三社”融合发展。一是争取政策支持。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三社”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有序推进“三社”融合发展。二是资金保障到位。争取市财政农村“三社”融合发展资金51万元,争取区财政“三社”融合发展信贷风险补偿资金80万元、“惠农贷”贷款贴息资金50万元,为“三社”融合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三是大力开展“惠农贷”贷款。加强与重庆农商行南川支行、石银村镇银行合作,已推动银行向图个吉栗板栗专业合作社等5个涉农企业累计发放“惠农贷”贷款590万元,有效缓解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难的问题。
二、全面搭建县域流通服务网络。一是大力发展农村综合服务社。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等合作,大力推广“村社共建”模式,培育星级综合服务社9个,累计建立农村综合服务社184个,为农民提供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购销、再生资源回收、电商快递等服务,打通服务农民生产生活“最后一公里”。二是保障农资供应。发挥供销社农资供应的主渠道作用,依托326个农资网点淡储旺供,做好春耕等重要农时的农资储备、调运、供应工作,覆盖全区34个涉农乡镇(街道)。督促民丰农资公司及各基层供销社农资经营网点,加强组织协调,加强质量监管,确保春耕备耕农资供应充足,严防假冒伪劣农资商品流入供销社渠道销售。
三、深化拓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一是木凉镇供销社与专业合作社共同合作建立辣椒种植基地100亩,带动本镇及周边乡镇农户分散种植1000亩,做好订单农业、全程式服务、农产品加工、多渠道销售等环节,实现了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链全流程贯通,辣椒年产量250万斤,带动村集体和农户实现种植收入400万元。二是水江、三泉基层供销社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无人机飞防作业,年实现统防统治7.5万余亩,解决了常规施用农药精准度不高、不安全、户外高温喷药作业等问题。三是小河基层供销社与当地农户合作发展特色订单农业,“统一品种,统一成片种植,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收割,统一收购”,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发展了特色订单农业,打通了农业产业链条,在组织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发挥保供稳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