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除去合作隔阂,助力农户增收。采取“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社”等形式,引领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出和顺镇张永红、左庭会、赵家乡黄成、桐梓镇何小洪、凤来镇王洋、白马镇李运刚、羊角街道姜顺平等一批优秀农村电商带头人,文复乡西山村、凤来镇高寿村等电商网点通过“电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模式给村级集体经济均创收6万元以上。
二是除去资源浪费,助力乡村旅游。做好“供销+旅游”融合,贯彻落实全区“生态优先、旅游引领、三产融合、强区富民”发展战略,助力武隆旅游“三次创业”。如:凤来镇供销社、沧沟乡供销社,分别以占地300余亩鳅田稻、1000多亩茶山种植基地为依托,以农业产业化为抓手,重点进行乡村旅游开发,积极举办农民丰收节等游客体验活动。目前,全区4000余农户直接从事乡村旅游接待,已有10万群众吃上“旅游饭”,近3万名建档贫困人口靠旅游摆脱贫困。
三是除去环保痛点,助力美丽乡村。加快推进废弃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多渠道宣传废弃农膜回收利用在生态环保与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加大可降解地膜推广销售力度,建立“回收利用处置中心+镇街回收站+村级回收点”的废弃农膜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完善回收点管理制度,2022年回收废弃农膜407.59吨,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01.64%;回收肥料包装物105.54吨,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