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坚持问题导向抓整改。紧紧围绕巡察巡视、专项审计和成效考核反馈指出的问题,实行台账管理、清单交办、责任到人、时限到点的措施推进整改,涉及供销系统的36个问题已全部整改销号,并持续巩固深化。特别是在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全面启动十大专项行动和补短强弱专项行动中,对清理整顿处置“僵尸社”“空壳社”“挂牌社”、加强与建卡贫困户的利益联结、全力推动社会化服务提升产业效益等问题全面发力,取得了积极效果。整改巡察反馈的扶贫项目管理和绩效等方面的问题也取得阶段性成效。
二是立足行业优势兴产业。规划指导全县1864个和新发展94个专业合作社围绕“1+4+N”产业布局新发展种植业7000亩,新增养殖规模达到96.5万头(只),新增入社农户580户、贫困户168户。新创建和评选15个国家级、市级和县级示范社更是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打造“村村旺”共享BOSS展示展销厅和整合益农信息社、扶贫在线、“村村旺”电商平台,组织基层社和专业合作社的200个产品上架扶贫在线和村村旺平台,51个产品的活跃度较高,实现销售额5000余万元,位居18个贫困县前列。全年组织农副产品交易7场次,组织200多家专业合作社参加西交会、长寿大足产品交易会;新组建社会化服务公司20个服务人员1500人,全程服务红心柚、花椒3万亩。全县开展农机服务、测土配方、统防统治服务已达16万亩(次),有力提升了产业发展水平;推进基层社、专业合作社和银行“三社”融合,与农商行和汇丰村镇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年为310家基层社、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提供贷款1.05万元。
三是严格结对要求促帮扶。组织12名干部职工坚持每月入户和电话联系贫困户制度,主要领导定期召开结对帮扶专题会。按照每个阶段的结对帮扶工作清单认真开展“两不愁三保障”、政策落实、产业发展、技术培训、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认真组织帮扶干部和贫困户开展“我的帮扶故事”“我的脱贫故事”演讲活动。所联系的45户贫困户全部脱贫,4户边缘户和1户监测户全部巩固越线。帮助全村销售农副产品20000多斤,解决实际困难50余件。
四是夯实基础工作带规范。规范整理了2014年以来的精准扶贫文书档案、项目档案、音像档案、实物档案;全面清理了2016年以来使用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财政涉农统筹整合资金、社会帮扶资金,摸清了资产信息,建立了管理台帐,健全完善了《资产管理办法》;被《重庆市销供销合作刊物》、重庆市供销合作社官网、华龙网、丰都报以及“两办”采用扶贫信息50条(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