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扶贫 心系群众 甘当“老黄牛”——石柱县供销社王万春驻村扶贫点滴
无论烈日炎炎、刮风下雨、打霜下雪,一位年近6旬的土家汉子,总是不计个人得失、不畏艰难险阻,奔赴在扶贫工作第一线。
他就是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副调研员,现年57岁的中共党员王万春。按照县委统一部署,县委组织部委派该同志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任河嘴乡双风贫困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队长,2018年9月以来又被委派到河嘴乡富民深度贫困村作为驻村工作队员蹲点扶贫。
走村串户 精准识别贫困户
舍得吃苦。由于不会开车,村上也没有专门的交通工具,他自掏腰包购买了1辆自行车。只要一有空闲的时间,他就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跑个遍,掌握第一手资料,针对性的完善村规划和户办法,制定脱贫攻坚措施。
身先士卒。坚持以“六个精准”为基础,以解决“八难”实现“八有”为抓手,以贫困户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一达标”为工作目标,严格遵守“三在村”等驻村工作纪律,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积极与村支两委配合,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开展扶贫工作。自驻村以来,该同志经常加班加点走访贫困户,把贫困户当亲人,在调动帮扶责任人积极性、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培训就业、搬迁安置、教育资助、医疗救助、低保兜底、智志双扶培训、增强自身内生动力等方面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同时,积极为贫困户送技术、送农药等物资,并为肢体一级残疾人周凡友联系轮椅亲自送到家,真真正正把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贫困户身上。
工作细致。他的工作日记本上,总是记着“东家长、西家短”。从他汇总的情况看,双风村辖6个组490户1639人,2014年识别的贫困户47户181人,贫困发生率为11.04%。2018年富民村9个组642户2272人,按照“四进七不进”原则逐户排查,将谭贵祥(4人)和周浩荣(5人)重新识别为建卡贫困户,全村共有建卡贫困户75户299人,其中:因病致贫的43户169人,因学致贫的7户30人,因残致贫的3户10人,缺技术致贫的22户90人。
心系农民。去年富民村在实施人居环境治理项目建设中,实施“三改”的182户,实施改厨的66户(其中贫困户38户),实施改厕的165户(其中贫困户57户),实施该地坪的95户(其中贫困户27户),实施改造住房的179户,实施C级改造的119户(其中贫困户9户),实施D级改造的27户(其中贫困户5户),实施异地搬迁和生态搬迁的33户(均是贫困户)。为了保证质量,他和其他工作队成员分片经常深入农户检查,实地解决困难和问题,分户造册,核实补助金额,上报乡政府审核后,按时补贴到位。同时,为了解决二次搬运费用问题(住户到公路的人工搬运费),主动和驻村工作队一起积极协调争取费用,从县供销社为河嘴乡资助的12万元中,争取到5万元,解决了实施人居环境治理项目建设的资金缺口,帮助贫困户实现了住房安全且有保障,为确保“两不愁三保障一达标”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协调发动 长效脱贫找产业
该同志长期在基层工作,对农村工作比较熟悉,并且刻苦钻研种植业发展技术,特色产业发展的种子培育、大田移栽、田间管理、采收等技术成为了他的一项专长。在改非前,该同志作为分管合作经济组织的副主任,通过经常深入农民专业合作社检查指导工作,帮助推动特色产业的发展,与各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和紧密的上下级合作关系。
2016年在双风村积极发动广大农户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建立长效扶贫机制,并取得了较好效果。据统计,当年该村发展辣椒178户320亩(其中贫困户28户60亩),发展杭白菊100亩、脆红李300亩、琯溪蜜柚1万株、良种长毛兔960只(其中贫困户30户310人)、绿壳蛋鸡7600只、山羊300余只、生猪1050头。
去年,按照全县“1+4资产收益模式”,河嘴乡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建立长效扶贫机制,全覆盖富民村75个贫困户。该同志与村支两委和其他驻村工作队员积极协调“泽泰中药材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功祥生猪有限公司”、“群团中蜂专业合作社”、“鸿元发农业有限公司”等产业发展龙头企业或经营主体,帮助发展木本中药材(辛夷花)460亩、发展草本中药材(前胡)220亩、发展生猪300头(其中贫困户15户)、引进中华蜜蜂530群、新栽种青脆李240亩、种植辣椒430亩、退耕还林移栽油用山桐子1105亩,目前正在引进茶叶企业入驻该村,计划今年种植茶叶1000亩,确保贫困户至少有2个以上产业带动。
艰苦努力 脱贫摘帽出成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积极配合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双风村2016年底,经过贫困户本人申请,按照“八步两评议两公示一比对一公告”等程序,全村脱贫的41户168人,未脱贫的5户13人。经市上第三方评估验收,贫困户综合发生率为0.79%,低于国家标准3%,错退率和漏评率均为零,低于国家标准2%和1%,群众满意度为98.7%,高于国家标准90%。2016年经国家扶贫验收,河嘴乡双风村得以顺利脱贫摘帽。
富民村2018年底,严格按照“一出三不出”原则,通过贫困户本人申请、群众评议等“八步两评议两公示一比对一公告”程序,全村75个贫困户299人中有68户278人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一达标”脱贫,还有7户21人未脱贫,按贫困户属性分为一般贫困户3户12人、低保贫困户4户9人,均是因病致贫所导致。按照贫困村退出标准,富民村贫困户发生率为0.92%,解决了“八难”,实现了“八有”,特别是乡村公路硬化方面远远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全村9个组每个组都通了水泥硬化公路,户户都通了硬化的人行便道路。经市上第三方评估验收,富民村扶贫工作合格,2018年底顺利摘掉了贫困的帽子,现正在准备迎接2019年6月份国家复核验收。
王万春同志虽然是一名接近退休的老同志、老党员,但他吃苦耐劳,始终把群众放在最高位置,切实帮助和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成绩。他表示,成绩和荣誉只能代表过去,一定按照习近平总书记4月15日至17日在重庆考察并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脱贫不脱政策,帮扶队伍不散,帮扶力度不减”的原则,真抓实干,努力工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