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专栏>三位一体

黔江区供销合作社“五举措”推进 “三位一体”改革

日期: 2024-10-18
字体:

一、锚定目标,细化改革任务分工。按照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改革构建新型为农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渝府办发〔202438号)文件精神,牵头起草黔江区实施方案,经区政府第57次常务会议审定通过后印发,明确黔江区三位一体改革目标任务。至2027年,全区农业产业服务高质高效、农村流通服务全面覆盖、农村金融服务方便快捷、农民群众可感可及的新型为农服务体系全面建成。按照1+3+7+N1个区级农合联+3个产业农合联+7个乡镇农合联+N个村级服务点)的整体规划,开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规模稳定达20万亩次;建成一站多能服务站点110个;培育壮大商贸流通企业1个、经营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1个、集采集配中心1个。同时,成立了三位一体改革工作专班办公室,并细化各块职责,确保三位一体改革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地。

  ▲区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推进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改革构建新型为农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

的通知(黔江府办发〔2024〕39号)

二、打牢基础,搭建为农服务平台。一是健全基层组织。推进冯家街道、阿蓬江镇2个为农服务中心建设,完成4个星级农村综合服务社培育。二是筹备组建区级农合联。积极对接区民政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农业农村委等相关部门,筹备区级农合联组建事宜,待市级召开农合联大会后,择时召开区级农合联会员大会,并同步成立粮油产业农合联。三是加快组建乡镇农合联。930日,整合黄溪镇、黎水镇、白石镇、杉岭乡51个会员单位,成立了黄溪镇农合联,召开了会员大会,选举产生了黄溪镇农合联理事会、监事会。1014日,组织太极镇、金溪镇、石家镇、鹅池镇、白土乡、新华乡政府相关负责人,召开组建太极镇农合联筹备工作会,研究太极镇农合联组建事宜。

 9月30日,举行黄溪镇农合联第一届会员大会

10月14日,召开组建太极镇农合联筹备工作会

三、健全渠道,推进流通体系建设。一是搭建流通平台。建设农特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并开展试运营,展示销售区内外农特产品及对口帮扶日照市特色产品200余品类。推进供销集采集配中心建设,已完成可研、测绘、勘探、立项、设计、预算等前期工作。二是建设一站多能站点。全面调研农村综合服务社运营情况,选取20家服务能力强、地理位置优、有能人的服务社试点建设一站多能服务站点,完善普惠金融、通信站、快递物流等各项功能。三是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组织区内农产品参加2024脱贫地区农副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打造推出“832福菌·黔江羊肚菌系列产品,融合宣传推广黔江文旅。赴京参加寻味832”发布会暨首站重庆黔江区推介活动、高联采高校后勤餐饮博览会活动,宣传推介黔江美食和旅游资源,被新华网、人民政协网、中国经济新闻网、中国乡村振兴网等媒体专题报道。积极引导区内商家入驻“832平台86家,在售商品数632款,其中“832优选在架商品数15款,累计平台成交额为5152.86万元。

▲  9月20日,在京举办“寻味832”发布会暨首站“寻味832·重庆黔江”专场推介活动


▲  “寻味832·重庆黔江”专场推介活动现场


▲  “寻味832·重庆黔江”专场推介活动获新华网、中华合作时报、中国经济网、中国乡村振兴网等媒体报道关注

四、创新方式,拓展社会化服务范畴。一是强化部门协同。与区农业农村委联合印发2024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并共同组织召开培训会,统一区内农业社会化服务补贴环节、补贴标准、补贴流程、补贴对象,打开区内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思路。二是强化村社共建。持续推进20234村社共建项目,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水稻、大豆高粱、红薯、柑橘等产业示范基地。在黑溪镇改革村实施1000亩高标准农田全程托管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工作。目前,完成了1000亩水稻、玉米及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基地全程托管,现正积极谋划小春作物耕种相关事宜,实现高标农田两季轮作目标,积极探索解决高标准农田建成后无人耕种难题。同时,助力村集体与当地农户增收。三是强化企业带动。全资控股企业区农民合作社服务中心牵头开展系统农业社会化服务,统一购买农机农具设施设备并联合专业合作社、村级综合服务社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1万余亩次。

▲  区供销合作社开展为农服务现场

  五、迭代升级,提升农村金融质效。健全与市农担黔江分公司、重庆农商行黔江支行三社融合发展信贷担保三方合作机制,发放贷款1011万元(累计发放4284万元),兑现贷款贴息64.64万元。持续推广“三社融合贷”专属金融产品,对2021年以来发放且仍处于贷款状态的“三社融合贷”贷款主体开展“回头看”,对新申报的“三社融合贷”贷款主体常态化进行实地审核,将政策向小规模贷款倾斜,扩大贷款影响面,提升贷款质效。



版权所有: 重庆市供销合作总社 主办: 重庆市供销合作总社

ICP备案: 渝ICP备17000940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 5000000112

渝公网安备: 50010502000498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