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专栏>三位一体

万州区:盘活资产做强企业 夯实基础服务“三农”

日期: 2020-06-15
字体:

重庆市万州区供销合作社认真贯彻落实中发[2015]11号文件精神,以服务“三农”为目标,围绕“添动力、增实力、强能力”的总体要求,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做大做强社有企业,为农服务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一、推进措施

(一)以盘活社有资产为抓手,推动企业做大做强

万州区供销合作社把整合社有资产,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作为切入点,通过资产调规变性,实现社有资产保值增值。先后将2002年改制后分散在全区城乡各处的144处共10.3万平方米的建筑物、8处4.67万平方米的土地进行了调规变性。经区委、区政府批准,区供销社于2015年12月成立了重庆市万州区昌隆供销社集团有限公司。国土、税务、财政等有关职能部门对区供销社将全部社有资产整合进昌隆集团给予了大力支持。包括将原属于划拨性质的资产一律调规变性为出让用地,土地、房产的确权及转移等所产生的税费一律“收支两条线”,由财政先征后返。资产整合工作在2年多时间内顺利完成,区委、区政府先后为供销合作社减免和返还各种税费4000多元。

(二)以基层组织建设为核心,夯实为农服务基础  

一是加强阵地建设。社有企业昌隆集团在郭村投资160多万元建设近1000平方米的综合楼,交给基层供销合作社运营。出资30万元为区农民合作社服务中心租赁并装修了400平方米的办公场地和服务大厅,每年负担6名工作人员工资及运行费用60万元。

二是加强人才培育。为解决基层社人员老化、知识结构不科学、缺乏市场经济理念等现状,区社为每个基层社招聘1—2名年富力强的工作人员,由昌隆集团补助每人每年1.2万元工资。同时,在系统内部推行社有企业与基层社“手拉手”帮扶活动,推动上下贯通、联合合作、融合发展。

三是加强资金支持。区社与重庆农商行万州分行联合推出了“三社融合贷”,由昌隆集团出资200万元作为风险担保,农商行提供2000余万元贷款额度,降低信贷条件,简化贷款流程,帮助基层社、农民合作社、农业公司、家庭农场等涉农经营主体解决融资难题,提升服务产业发展能力。

(三)以提升为农服务能力为重点,重塑供销品牌

坚持稳固农资供应主渠道,创新为农服务方式和手段,不断提升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能力,重塑供销为农服务品牌。

一是巩固农资供应主渠道地位。发展农资企业5家、农资连锁网点500多家,“渝东北配送中心”占地24.3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年销售化肥、农药、种子等12万余吨,占万州农资市场80%以上的份额,辐射毗邻区县和鄂西市场。

二是积极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前沿阵地优势,由农资企业和基层社联合开展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统防统治,促进农业生产节本增效。

三是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连接城乡的双向流通服务优势,推动产销对接,组织社有企业和基层社帮助农民合作社规范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建立稳定销售渠道。

四是发展综合服务。积极推进全区“双百亿”工程建设,昌隆集团2019年与遵义国梁房地产公司达成协议,共同投资5亿元在区社对口脱贫帮扶点茨竹乡打造“茨竹生态康养小镇”。项目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成为万州区2020年重点项目之一。同时,昌隆集团还投资500多万元,参与万州区百万头生猪项目,建设了年出栏11000头的生猪养殖场。  

二、主要成效

(一)基层组织全面恢复,与农民利益联结更加紧密

一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提质提速。全区49个镇乡恢复重建基层社34家,发展农民合作社794家,培育农村综合服务社195家,建设庄稼医院100家,常住农户入社入会率已达到89.69%。

二是“村社共建”与农民利益共享。采取“基层社+村委会+综合服务社”的经营服务模式,解决小农户农产品销售、农资农技服务、电商快递、小额存取款等生产生活难题。

三是广泛吸纳农村优秀人才入社。吸纳村“两委”干部、乡镇农技站工作人员、农民合作社理事长、返乡创业人员等11人加入基层社,并依托农村个体工商户对基层社进行股份改造,扩大了供销合作社影响力。
(二)社有企业全面发展,经营服务体系更加稳固

区社坚持社企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制度,明确了机关、企业的职责边界,形成了社企分开、上下贯通、整体协调运转的双线运行机制。昌隆集团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作用,旗下拥有独立核算企业49个,经营范围涵盖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购销、农村现代流通网络运营、烟花爆竹专营、再生资源回收等20多个行业,拥有经营服务网点2500多个。

(三)为农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助农增收效果明显

2019年,锐拓农产品公司为农民提供水稻统防统治、柑橘等病虫害防治3000多亩,土壤改良5000多亩,测土配方施肥2万亩;采用“龙头企业+基层供销社+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流转土地3000多亩,种植中药材、柑橘、油橄榄等,通过“三社”融合试点,以保护价收购柠檬200多斤,助农增收126万元(其中6户贫困户增收5.18万元),户均增收8600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顺丰、兴业2家农资公司贷款6000万元,与其他3家农资公司调进4万吨化肥、500吨农药,采取电话、微信预约方式主动送货到村入户、既保证了春耕农资供应,又降低了聚集感染风险,得到了区委、区政府高度肯定。

版权所有: 重庆市供销合作总社 主办: 重庆市供销合作总社

ICP备案: 渝ICP备17000940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 5000000112

渝公网安备: 50010502000498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