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专栏>三位一体

忠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闫宗祥、副县长成鸿羽要求:推进“三社”融合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日期: 2020-04-09
字体:

    4月8日,忠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闫宗祥带领部分市、县人大代表,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委、县商务委、县供销合作社、县农商行、县人大信息中心负责人等部门单位负责人深入各乡镇开展农村“三社”融合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情况调研暨改革督察时强调,要统一思想,深刻认识“三农”短板,全力做好“农”“社”“融”三篇文章,推进“三社”融合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市人大代表、副县长成鸿羽参加了此次调研暨督察工作。

    上午,在县供销合作社党组书记、主任何小军陪同下,闫宗祥、成鸿羽一行现场调研了县农民合作社服务中心、三汇镇汇金龙中药材股份合作社、永丰镇白茶产业基地、新立镇供销合作社,详细了解了“三社”融合发展推进情况。下午,通过听取汇报,市、县人大代表询问等方式,召开了忠县农村“三社”融合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情况调研暨综合改革专题座谈。

    市人大代表、县政府副县长成鸿羽建议指出:推进“三社”融合发展,关键在于发展实体产业,重点在于解决资金瓶颈,实质在于创新体制机制,目标在于助力乡村振兴。

    闫宗祥肯定了全县“三社”融合发展工作发展较快,但存在宣传发动群众不到位、政策支持不到位、人才技能不适应、组织运行不规范、体制机制不健全、发展成效不显著等不足,“三社”融合任重道远。要求相关部门融合行业优势,全力做好“农”“社”“融”三篇文章,共同推进“三社”融合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并强调指出四点工作要求:

    一是深刻认识我县“三农”短板,以“三社”融合为抓手推进乡村振兴。针对我县“三社”工作在职业农民、市场主体、社会组织、科技引领、农业商品、旱涝保收、金融产品等方面的缺失,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精心培育农村人才,助推新型经营主体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社会组织,推广应用新技术,促进农产品生态化品牌化,培育公共区域品牌,提高农产品品牌效益,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实现高产丰产,创新金融产品服务农业发展,推动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

    二是牢牢把握主责主业,立足履行“三农”职责,做好“农”字文章。供销社要牢记“为农,务农、姓农”宗旨,不改初衷,充分认识决胜战场在农村、工作对象是农业、服务群体是农民,全力做好农资保障。要牢牢把握主导产业,紧密结合“103050”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体系,做好农业这篇文章,推动接二连三,延长产业链、丰富产品链、提升价值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信用社要回归为农服务主业,应农民合作社及社员真正需求设计好的金融产品,服务好“三农”。

    三是充分利用自身特点,突出互助合作优势,做好“社”字文章。按照“自愿、民主、互助、平等”原则,订好“三社”内部章程、规则、制度,做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产权明晰、民主理财,引导支持、利益联结,让利于民、责任均摊”,实现“三社”回归主业之路越走越宽。

    四是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完善统筹协调机制,做好“融”字文章。“三社”融合必须善于破题、试点示范,要同舟共济,要利益联结,要抓住关键,要突出重点、要强化督导。要明确组织形态、生产管理、市场培育、金融支持等重点工作,强化顶层设计、优化体制机制、推进完成任务。相关部门要提高认识,全面落实“三社”融合发展的组织领导、政策保障、资金支持和督查考核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营造良好氛围,大力支持供销基层组织建设,结合产权制度改革、农村“三变”改革、股权化改革深度合作扎实作为,高质量推动产业发展,推广“三社”融合发展的典型经验和做法,促进“三社”融合发展有序推开。

版权所有: 重庆市供销合作总社 主办: 重庆市供销合作总社

ICP备案: 渝ICP备17000940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 5000000112

渝公网安备: 50010502000498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