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夯实基层供销组织体系。以“三社一会一中心”建设为重点,推动人、财、物、项目等资源向基层配置,着力补齐基层为农服务工作短板。严格按照“四有”标准,做好基层供销社建设改造,2020年全区基层社总数达到25个,实现所有涉农乡镇(街道)全覆盖;推进基层社经营服务网点进村,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共建农村综合服务社45个(其中星级社4个),全区累计达到200个。以提质增效、规范发展为主,全年新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35个,带动小农户参与现代农业发展。
二、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优化提升农资企业、基层供销社、庄稼医院等服务资源,推行生产托管、订单服务,推广代耕代种、测土施肥、统防统治、技术咨询和农民培训等服务项目,全年提供耕、种、管、收、销等服务的土地面积计划达到3万亩以上。探索组建“重庆农资”智慧农业服务公司,搭建农业社会化一条龙服务综合平台,加快培育农业专业化服务组织。推进农民合作社服务中心功能延伸、服务拓展,在传统的注册登记、财务代账服务外,增设合作金融、电商推广、项目策划、市场营销等服务,全年签约服务量达到全区农民合作社总数的11%以上,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完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服务体系。指导农资市场公司完成农资商贸城招商工作,2020年底前投入运营,充分发挥区域性农资流通枢纽与商品集散中心作用,强化供销系统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加快改造提升乡镇农资配送中心、村社农资经营服务网点。指导电商公司创建“探百村”电商服务中心站,今年在全区25个涉农乡镇(街道)均建设1个中心站,大力推动“探百村”平台与“村村旺”市级电商平台实现业务对接,同时接入全国总社“供销e家”平台,帮助我区特色农产品开辟更广阔的市场,全年预计实现电商销售额4亿元。组织有关社属企业、专业合作社参加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和产销对接活动,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市场对接,建立稳定的产销对接关系。
四、提升农村合作金融服务体系。深化与市农信集团公司合作,增强农民合作社服务中心的金融服务功能,开展农信担保、融资租赁、典当拍卖等涉农金融服务,加大农民合作社小额贷款扶持力度。与重庆农商行涪陵分行协同推进“三社”融合发展信贷工作,全年信贷资金投放量达到2000万元以上,切实降低合作社融资成本。强化信贷风险管控,争取设立信贷风险补偿资金,为“三社”融合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
五、构建废弃农膜回收利用体系。开展废弃农膜回收利用,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助力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把好“减量关”:推动开展化肥和农药减量增效行动,今年计划举办化肥农药科学施用及农资维权知识培训12场,推广代耕代收、飞防飞播、无人机植保作业的土地面积2万亩;抓好“回收利用关”:统筹指导各乡镇(街道)、基层供销社、乾宜公司共同做好废弃农膜回收工作,加快规划建设回收站点,完善乡镇(村社)回收、转运,全区集中分拣、贮运,区域定点加工利用三级处理模式。2020年,规划新建回收网点12个,全区网点总数达到37个,实现涉农乡镇(街道)全覆盖;回收各类废弃农膜和包装物355吨以上,回收利用率达到80%以上。支持基层社、回收企业通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积极参与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工作,助力提升全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