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专栏>三位一体

梁平区:架构城乡双向流通桥梁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日期: 2020-02-05
字体: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近年来,梁平区供销社努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发挥“一头联接城市,一头联接农村”的流通服务优势,大力开展“三社”融合发展、上下贯通、连接城乡以及农产品进城、农资和日用品下乡等工作,加强流通网络体系建设,架构城乡双向流通桥梁,促进产品线上线下对接,破解农村流通“最后一公里”,提高农民生产生活质量,满足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完善组织体系,培育壮大流通载体。我们以“畅通城乡,突出镇村”为目标,逐步完善基层社、综合服务社、专业合作社等组织体系,培育壮大流通载体,确保农民不出村子就能像城里人那样逛超市,让许多农民的梦想照进现实。一是恢复改建基层社。投入1237万元恢复重建镇乡基层社23个,打造基层供销社示范社5个。二是建设综合服务社。建成农村综合服务社23个,培育107个,发展星级综合服务社21个,其中五星级2个、四星级3个、三星级5个。为培育合兴镇龙滩村五星级综合服务社,新合储运公司参股20%,并发动70%的社员入股。三是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连接农民和市场的纽带作用,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完善从生产、加工、仓储、运输到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农产品质量追溯机制。至今,新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1040个,成功申报市级示范专业合作社5个,“三社”融合发展镇村覆盖率达100%。

二、引进“村村旺”电商,搭建线上销售平台。为完善城乡商品双向流通网络体系,我们线上引进“村村旺”农村电商综合服务平台,把农产品推销到城市,促进农产品销售,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一是推进农产品与市场“联姻”。完成33个“村村旺”电商站点建设,覆盖至每个乡镇(街道)的各个村(社)。2019年,通过“村村旺”电商平台,为重庆香香嘴公司和涪陵榨菜厂牵线搭桥,解决了囤积1200吨盐渍榨菜滞销问题,销售金额达80余万元。并与涪陵榨菜厂签订3000吨榨菜生产保底价收购订单协议,销售额同比增长30%。二是完善农村电商配送网络。为适应城乡居民网上销售和购物新需求,以综合服务社为载体,实现“互联网+日用品+农产品”在实体店的顺利嫁接。社有龙头企业新合储运公司(区供销社控股51%)协助建设梁平柚保鲜库1个、仓储中心1个,吸引申通、韵达等12家快递公司、1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及4家电商企业进驻,形成供销总部经济,组成梁平区电子商务进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形成区、镇乡(街)、村(社)物流配送网络,逐步打通农村物流配送“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三是大力宣传品牌农产品。致力以品牌带动农产品特色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打造优质安全农产品品牌,提升特色农产品附加值。通过“村村旺”电商平台和梁平门户网站、报刊、高炮广告、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建立中华名柚媒体宣传矩阵,广泛宣传和推广梁平柚、黑花生、小米辣等特色农产品,搭建线上销售平台,产品远销市内外,销量连年递增。

三、聚力脱贫攻坚,畅通线下销售渠道。我们积极开拓市场,实现生产和供销直接衔接,着力把贫困户的农产品卖出去、卖高价、卖出形象。一是就近拓展销售渠道。通过“贫困农户+合作社+超市(交易会)”及“订单农业”模式,加大农产品产销对接力度。建成区域大型综合配送中心1个,设立梁平柚等农产品销售综合门店15个,在重百、新世纪等超市设立“贫困户优质农副产品销售专柜”两个,年销售额100多万元。同时,实现贫困户农产品“超市、机关、学校、医院”四进入,解决了贫困户农产品销售难问题。二是聚力贫困户产业增收。通过新合储运公司引领星桥镇供销社融入的北霖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为我区10个市级贫困村、6个区级相对贫困村、18个贫困组建设小米辣、南瓜等蔬菜种植示范基地3200亩,实现产值2000万元,带动374贫困户增收318万元,实现了合作社与贫困户“双赢”。三是组织参加展销活动。优选10个市级贫困村及合作社100余种产品参展海南“冬交会”、重庆和北京“西交会”、梁平晒秋节、中国农民丰收节等活动,销售额达200多万元。

四、构建流通网络,畅通服务“最后一公里”。为更好服务“三农”,我们发挥区级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在镇乡发展直营店,村(社)发展综合服务社,构建“三级”网络体系。通过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组织日用品和农资下乡,畅通农民生产生活服务“最后一公里”。一是培育大都发超市品牌。社有龙头企业梁平大都发商贸有限公司(区供销社参股40%)集批发、零售、连销配送为一体,总资产1000余万元,配送服务车辆16台,代理工副品牌60多个,货物重点配送全区23个镇乡基层社分中心,镇乡基层社分送至全区314个村(社)的综合服务社。2019年共配送7万余吨、上亿元,涉及网点1100多个(含周边区县)。同时,大都发公司在龙门、礼让等5个镇(街道)发展自营超市,每年营业额均超过100万元。二是构建农资销售网。以社有龙头企业新合农资公司为中心,各镇乡基层社为直销网点,通过“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标识、统一价格、统一质量、统一服务”的“六统一”模式,推行农资直供、化肥联采、保质监销等举措,并成立农资配送服务队,承接区到镇乡(街道)、镇乡(街道)到村(社)院落的配送,使农民买到既便宜又放心的农业生产资料,每年可为全区农民节约生产成本200多万元。2019年春耕期间,新合农资公司储存化肥7600余吨、两杂种子60吨、农药50吨,销售各种肥料6500吨,销售种子41.9万元。公司全年实现交易量3.24万吨,交易额2.97亿元,收入1150万元。三是建好废弃农膜回收网点。围绕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做好废弃农膜宣传发动、回收利用工作,建设回收网点27个、贮运中心1个,回收网点覆盖率达到90%,回收率达80%以上,回收利用废弃农膜1036吨,超额完成了任务,位居全市第一。

版权所有: 重庆市供销合作总社 主办: 重庆市供销合作总社

ICP备案: 渝ICP备17000940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 5000000112

渝公网安备: 50010502000498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