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写好“供”应文章。规范组建农资连锁配送中心1个、农资终端网点75个,提供绿色农资2.6万吨,配送到户率75%;开展土地托管、代耕代种、配方施肥、统防统治、农机作业等社会化服务供应面积25万亩次;为专业合作社、基层供销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资金供应服务1600万元。
二是着力“销”售帮扶。依托县级电商集采集配中心、30个镇级电商服务站、50个村级电商服务网点等,将三元红心柚、红柚蜜、栗子大米、青双黑花生、楠竹柑橘等260余项产品上架“村村旺”电商和“832平台”,实现交易额1.3亿元。
三是壮大“社”企规模。30个基层供销社全部恢复,引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49家(其中国家级16家、市级32家)、农村综合服务社108家(其中五星级7家、四星级17家);目前正在抓紧组设丰都供销集团和划设6个片区中心供销社,以提供资本运营、市场经营、为农服务、对外合作、项目建设等主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