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五倍子产业 “三位一体”改革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为深入践行“两山”理论,贯彻落实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发展林下经济、做好‘土特产’文章”的部署要求,3月19日,酉阳县召开“科技支撑集体林改暨‘三位一体’改革酉阳五倍子示范样板推进会”。县委常委、副县长孙波出席会议并讲话,县供销社、林业局、中国林科院,中国绿色时报、光明日报、中国自然资源报3家媒体代表及五倍子蚜虫培育大户共谋产业发展。会议通过实地观摩与座谈研讨,聚焦全产业链建设与“两山”转化路径,为五倍子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科技引领,小虫子书写生态大文章
会议充分肯定了我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三位一体”改革成效,会前,与会人员实地考察了毛坝、丁市等五倍子蚜虫培育基地。中国林科院专家团队现场演示了苔藓种植、蚜虫繁育、倍树修枝等关键技术。依托“林科院+合作社+农户”模式,酉阳将五倍子产业与“土特产文章”深度融合,目前已建成人倍林6.05万亩,低效倍林改造近10万亩,蚜虫培育基地97个,藓圃基地面积15万平方米,年产五倍子蚜虫200万袋(100头/袋),年产商品倍1000余吨,年产值5500万元,已初步形成“科研+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
践行“两山”理论,林下经济激活绿色财富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发展林下经济”和“深化供销社改革”也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会议紧扣这一契机,深化生态价值转化实践。县供销社负责人介绍,五倍子兼具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既是水土保持乡土树种和先锋树种,又可提取单宁酸用于医药、航天等高精尖领域,真正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的双赢,酉阳通过林改盘活林地资源,推广“林—药—蜂—旅”立体种养模式,五倍子产业带动6500余农户,户均增收3500元。
补链强链,破解“只卖原料”困境
针对当前产业链短板,与会代表建言献策。县供销社提出,将联合中国林科院筹建五倍子深加工厂,开发单宁酸提纯、中药制剂等高附加值产品,改变原料外销现状。酉阳县天中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成育建议,构建“良种选育—标准化种植—精深加工”全产业链,呼吁政策扶持,以解决深加工资金缺口和技术转化难题。
凝聚合力,打造乡村振兴特色名片
会议明确下一步行动:一是强化科技支撑,实现蚜虫培育技术再突破;二是深化“三位一体”改革,依托五倍子产业农合联,将五倍子产业全面纳入“酉阳800”区域公用品牌体系,提升产业竞争力;三是加强宣传,依托媒体矩阵讲好“小虫子大产业”故事,擦亮酉阳五倍子地理标志,推动“酉阳800”区域公用品牌与五倍子产业协同发展。
县委常委、副县长孙波总结强调,五倍子产业是我县落实《政府工作报告》中“林下经济”部署的关键抓手,要以此次推进会为契机,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富民强县的“绿色银行”,为全市“三位一体”改革提供酉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