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椒”香四溢引活水,“鸡”鸣林涧绘新篇 ——新农人戴巧红的立体产业振兴实践
在巴渝大地乡村振兴的宏伟画卷中,一批富有远见与实干精神的新农人正以创新理念赋能乡村发展。巴南区一品街道燕云村新农人戴巧红的创业实践,便是其中以立体产业布局驱动生态、经济、人才多维度振兴的鲜活典范。
一、产业筑基:深耕花椒沃土,擘画荒山复兴壮美蓝图
2016年,80后戴巧红毅然返乡,开启十年创业征程。面对闲置山地的困境,她以战略视野首期流转逾50亩土地,克服基础设施薄弱等创业初期挑战,精准布局九叶青花椒产业。凭借坚韧不拔的拓荒精神,在政策赋能的有力支撑下,成功将这片贫瘠之地蜕变为繁茂数百亩的专业种植园。其深度参与花椒种植技术研发,更显著提升了产业科技附加值,为区域特色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根基。昔日荒山,如今已成蕴含经济价值的产业“丰景带”。
二、链条拓展:生态种养循环,构建全产业闭环新格局
戴巧红构建产业生态的步伐并未止步,其战略性扩展延伸至林下经济领域。200亩规模化的生态型跑山鸡养殖基地应运而生,展现出生机盎然的生态图景——每日逾1200羽健硕的山鸡群体(恍若赶赴林间盛宴的“红衣宾客”)在山林间寻食,打造独特林间生态养殖景观。在发展初期,她直面困扰中小养殖户的发展桎梏——技术、销路与发展路径,通过整合多方资源、精准市场开拓,系统性打造了“产-供-销”一体化运作体系,有力带动50余名农村劳动力就业,实现户均年增收15000元,部分农户收益实现倍增跃升。
三、数字赋能:创新营销模式,激活农特产品价值链条
戴巧红敏锐捕捉数字经济发展浪潮,推动产业模式实现突破性升级。由单一原料种植,逐步拓展为多元化、精品化农产品矩阵体系。她率先构建“直播电商+农产品供应链”的融合创新模式,高效打通农产品从“基地枝头”直达“数字端消费者”的全链路闭环流通。斥资建设标准化专业直播间,成功推动本地特色水果、干货等优质农副产品走向全国。心系报效家乡的她通过建立长效帮扶机制,与43户建档立卡户签订产品代销协议,确保每户年均保底增收超5000元,以产业内生动力精准践行脱贫巩固与增收共富。
四、人才引育:凝聚青春力量,共绘乡村永续振兴图景
从都市婚庆主持人到扎根乡野的新农人,戴巧红的转型历程深刻印证了国家惠农战略的丰硕成果。怀着对政策支持的深切感念,她率先打造青年赋能平台,累计为超过300名大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就业岗位或深度实习实践机会,构筑起连接高校智力资源与乡村产业的坚实桥梁。通过其成功的示范引领作用,一批批兼具专业技术与破局思维的乡村领军人才正持续涌现,他们以个体高质量发展之“星火”,点亮了村民共富的燎原之势,为区域内生型振兴格局贡献了关键人才支撑。
戴巧红的立体产业振兴实践,堪称一幅融合绿色生态、数字技术、人才培育与共同富裕的精妙图景。其成功模式深刻印证了创新思维、产业多元化和全链条构建在激活乡村内生动力中的核心价值,为探索新时期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路径提供了极具借鉴意义的巴南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