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从成都市青白江区回来,这几天在保养机械,然后做水稻统防统治。”今年5月一6月,重庆陶义农业机械股份合作社负责人李刚带着农机手,奔波在四川、重庆两地,为两地农户提供农机社会化服务。
与农机结缘,当起种粮大户
李刚,1983年出生在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永嘉乡,17岁去广州、云南等地打工。2007年,24岁的他携妻子来到永川区大安街道石庙场定居。
从农机销售、维修,到水电安装以及燃气具、洁具和小五金销售,他逐渐积累了资金。见缺农村劳动力,有江苏、安徽、河南等地大型收割机来永川跨区作业,2010年,李刚买了首台履带式联合收割机,在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初尝甜头。既帮村民收割了水稻,又让自己有了收入。随后,他又成为种粮大户。
2012年11月,响应政府号召,他领办了大安街道首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后更名为陶义农业机械股份合作社)。2013年,李刚获评永川区优秀种粮大户。从粮油轮作、用好冬闲田,他踏实地走在农业生产和农机服务的康庄大道上。
他先后获评“永川区百名优秀乡土人才”“全国20佳农机合作社理事长”,被聘为重庆拖拉机联合收割驾驶专家工作室专家;合作社获评“2016年度农业农村部农机合作社示范社”“2017年度农业农村部中国农机行业年度农机化杰出服务奖”“2016—2018年度中国丰收节二等奖”等。
催生更多合作社,农机化迈新步
最初,李刚的合作社服务200余农户1000余亩水稻的机耕、机插、机收、机烘等环节,后又陆续开展了高粱、油菜机播、机收等,在这过程中,他培养了不少农机手,有的独立出去成了种粮大户、组建了新农机合作社,这让李刚很有成就感。
“当初大安街道只有我一家合作社,现在大安街道已有五六家农业机械合作社了。”李刚说,这也意味着,更多人独当一面,成为新的种粮大户,大家在稳粮增收路上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
与此同时,李刚开始了新的思考:陶义合作社固定有七八名农机手,他们得有活干,才能体现农机服务的价值。虽然常年对外开展农机化服务6000余亩,但这远远不能“人尽其才”。
他将农机社会化服务拓展到重庆垫江、四川宜宾等地。
纵横新时空,川渝两不误
“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这话一点不假。在探索农机社会化服务中,聪明的李刚发现,首先是四川与重庆种植品种有区别,如成都大量种植小麦,但重庆永川不种,水稻收割后接着种植小麦便又有了农机施展天地;其次,粮食成熟期有差别,永川比成都等地粮食成熟要偏早一点。所以,无论是从机耕、机播(插)、机防、机收、机烘等各环节都给合作社的农机服务带来了新的时间和空间。2020年,李刚被聘为重庆丘陵山区宜机化整理专家工作室专家,这进一步坚定了他农机服务的信心,他看到社会化服务粮食生产的新商机。
2020—2021年,李刚在四川省成都市、南充市等地方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15万亩。2022年,李刚以服务打造农机成渝双城经济圈为目标,持续开展两地之间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仅2022年上半年就在成都市单次作业面积50000亩、宜宾市4000亩,渠县20000亩,重庆垫江、巴南、永川等地开展水稻、高粱、小麦社会化服务作业80000余亩,共投入大中型农业机械80多台套,带动就业100余个岗位。通过参与多个川渝“粮+”示范产业片建设,以促进两地农业产业交流为总抓、以社会化服务为手段、以合作共赢为理念,服务示范引领带动书写成渝双程经济圈建设新诗篇。
重庆陶义农业机械股份合作社现有入社成员500户,现承包土地1024亩,目前拥有各种农业机械100余台(套),生产、加工、管理一应俱全。合作社固定资产达1500余万元。
李刚说,他们出去一次差不多持续服务一两个月,自今年3月起,先后在重庆垫江、巴南,四川渠县、宜宾市、江安县,成都市青白江区等地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如果工作量小,他们就调用本合作社农机手,如果工作量大就统筹协调永川区内合作社的人力资源。今年4月26日,他带少量人员去成都打前站;永川收割菜籽后,5月4日,第二拨农机服务队奔赴成都,适值成都“双抢”,即抢收小麦、抢栽水稻,其间不少农机服务内容,后期还有管理方面服务,因此,直到7月4日,李刚才回到永川,投入永川水稻的机防管理等。巧打时间差,川渝两头跑,服务两不误。
现在,李刚从成都回永川,认真保养机械,清理杂物,准备水稻、高粱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等永川的农作物收割完成后就又去外地服务,如成都收割水稻后冬头田要种植小麦、宜宾收割水稻后要种植油菜,那便是他带领合作社成员外出服务的大好时机。
“永川‘三社’(供销社、合作社、信用社)融合发展,我们合作社就更有信心了。”李刚说,现在惠农卡油价有补贴,永川供销社还在探索农机服务油价补贴,这都减轻了农机跨区域服务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