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促进组织体系建设。通过完善各级合作经济组织,努力实现33个乡镇(街道)基层社全覆盖、230个涉农行政村(社区)综合服务社全覆盖、涉农行政村(社区)都有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的目标任务。目前,已选聘33名基层供销社主任人选,吸纳基层供销社副主任、理事会、监事会成员264人,新建和改进基层供销社完成21个,在建12个,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社完成199个,在建31个,累计发展农民合作社1109个。
二是促进“三社”融合发展。通过采取做亮基层社、做强合作社、做活信用社以及股份运作、创新金融产品等措施,取得了初步效果。目前,县供销社、基层社、社有企业参股合作社51个、参股龙头企业5个、控股基层社19个,参股资金4190万元,建立合作社产业基地15万亩,带动发展辣椒、中药材等基地11.3万亩,通过银信部门创新“助农贷”“富民合作贷”“黄连贷”等金融产品,为87个合作社及涉农企业发放贷款11920万元。
三是促进服务能力提升。充分发挥供销社、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优势,重点在服务方式、服务范围、服务质量上积极作为,为涉农企业提供专业的测土配方、统防统治、代耕代种、代管代收、电商物流等一对一服务,努力提升为农服务满意度。据统计,全县组建社会化服务队伍58个,服务产业面积22万亩,其中,建立基层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站13个,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组织20个,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达8.6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