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层社合作社风采

永川多方举措壮大集体经济

日期: 2020-07-03
字体:

  板桥镇

  去年4月,古佛村种植了1550亩花椒树,成立了永川区益基地花椒种植股份合作社,380户农户土地入股;板桥镇请来庄稼医生全程把脉花椒种植技术。由于技术和管理都跟上了,今年古佛村花椒首次挂果,已产出7000斤花椒。

  “花椒林下间种大豆,利用时间差,增加收益。”改造古佛村残次林、低效林,发展花椒产业,收益50%归百姓(入股农户)、25%归村集体经济收入、25%归原村民小组(10%)和合作社(15%)。农户保底分红,加上实施114户农房提升工程,全村面貌一新。

  近年来,板桥镇围绕食品工业园发展花椒产业,加强思想引领,加强自治法治德治;实施近万亩宜机化改造项目,使“绣花”有了好“面料”;选种花椒树,为“绣花”确定了方向和目标;成立有9个合作社,有专业技术指导,“绣花”效果和质量有了保障;花椒树下间种大豆、马铃薯等,使“绣花”的细节更完美……如今,板桥镇花椒产业面积16000亩,产业效益初显。

  该镇去年花椒挂果投产6000余亩,产量1250吨,产值上千万元;实施土地宜机化改造,盘活闲置土地,获得农业农村部高度评价,成为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去年吸引全国8个省、47个地级市和区县、38个镇街前来考察学习。

  茶山竹海街道

  茶山竹海街道以“党建+产业”开启集体经济的“破冰之旅”。

  因地制宜。该村党总支下设竹木、旅游、林农3个产业支部;采取“十个一”措施打好全国生态文明村的牌。成立了茶山竹海茶竹村竹韵农村综合服务社有限公司,利用中央壮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50万元和筹措资金,以“党总支+合作社(企业)+农户”的模式,开展竹笋茶叶加工销售,并申请注册了“青竹华珍”商标,发展资源开发型经济。

  挖掘潜力。去年冬季以来,以“青竹华珍”品牌实现竹笋销售10余万元,与永川豆豉公司合作生产“茶竹香辣笋”销售收入3万余元;今年销售明前茶集体收入5万元,正在引进人才和资源,拓展茶竹工艺品等,与永川邮政七分局、快递行业等实施共建,打造电商快递示范村,带动集体经济发展。

  松溉镇

  松溉镇打鱼河村曾经是重庆市贫困村,没有支柱产业,也没有公司愿意来投资。村里劳动力大都外出了,3000余亩耕地大部分没有经济效益,有的还被闲置。

  2016年4月,该村综合服务社董事长宋世勇上任后,发现部分农户8年前就种植了桂圆树,只栽不管,少有收入。2017年6月,成立亿里水果种植股份合作社和千何园蚕桑养殖股份合作社,村民以土地入股,享受合作社分红。合作社首批吸纳1200余亩土地入股。

  在宜机化整地项目和松溉镇配套发展资金支持下,亿里合作社开始种植荔枝、桂圆,千何园合作社将100亩蚕桑嫁接成果桑,又新种了200亩果桑和200亩柑橘。

  到现在,打鱼河村679户村民中就有582户加入了合作社,土地面积达1650余亩。合作社建立起了监督机制,让每一笔收入支出都有理有据,增强发展信心。

  在盛果期前,间种白菜、辣椒等短期经济作物增加收益,也为村民提供更多务工机会。土地入股后,村民到合作社务工有了务工费,合作社村民保底分红。宜机化整治后交合作社经营,村集体经济也有了收入。


版权所有: 重庆市供销合作总社 主办: 重庆市供销合作总社

ICP备案: 渝ICP备17000940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 5000000112

渝公网安备: 50010502000498号

返回顶部